热血“冷”知识


热血“冷”知识


       冷沉淀全称为冷沉淀凝血因子(cryoprecipitated antihemophilic factor),由新鲜冰冻血浆(FFP)作为原料,采用特定技术手段,在 1℃至 6℃的条件下解冻保存期内的新鲜冰冻血浆,之后分离出其中大部分血浆成分,接着将剩余未融解的冷凝物在 1 小时内迅速冷冻,形成固态的成分血。

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制备方法

       一般来说,400ml全血分离出200ml标准含量的新鲜冰冻血浆作为起始血液用于制备2U的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的方法涉及使用离心技术和虹吸原理。

离心技术

       首先将需制备冷沉淀的新鲜冰冻血浆置于2至6摄氏度的冰箱内解冻一整夜,或者利用1至6摄氏度的水浴箱解冻。解冻完成之后,在2至6摄氏度的环境下对血浆进行离心,去除大部分上层血浆至空袋,得到不含冷沉淀的冰冻血浆。将剩余的40至50毫升血浆与沉淀物结合,制得冷沉淀凝血因子。鉴于冷沉淀对温度的高敏感性,离心机在操作前必须进行预冷,使离心腔内温度达到2至6摄氏度,以保证血液制品的质量。

虹吸法

       将装有新鲜冰冻血浆的联袋置于1至6摄氏度的水浴箱内,同时将其中的空血袋置于水浴箱外侧,使其位置低于血浆袋,以形成两者之间的高度差。出于对温度的要求,水浴装置需进行轻缓摆动,保证装置内各部位水浴温度一致,且在将新鲜冰冻血浆放入水浴装置前,应通过核准水浴装置屏显温度和放置温度计实测来对水浴温度进行质控。随着血浆融化,血浆被虹吸至空袋内,当仅剩40至50毫升血浆和沉淀物时,通过关闭导管来中断虹吸,转移后的血浆形成去冷沉淀的冰冻血浆,接着将剩余的血浆与沉淀物结合,制得冷沉淀凝血因子。

关闭 | 浏览(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