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行业“轮廓固定”概念爆火
Bryan Mendelson等人曾发表学术论文,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年龄增长,面部骨骼会逐渐被吸收,尤其是中面部上颌骨梨状孔边缘、眶壁上内侧和下外侧,以及下颌骨前方的颏部。正由于轮廓会衰老,同时当前求美者又更追求整体自然美和协调美,对面部轮廓精准把握和协调的要求提高,轮廓美学风靡而行。
从面部解剖学和面部基础美学标准出发,面部骨骼点确定了面部轮廓线,将面部划分为外轮廓、内轮廓和中轴区。轮廓固定,是通过在凸显骨点的位置做填充,增加骨组织容量,让皮肤重获支撑,使内轮廓立体饱满,外轮廓线条流畅。南京华韩奇致美容医院执业医师朱守超表示,轮廓固定可以改善后天衰老所导致的面部松垮,或者弥补先天性骨骼发育不够立体的缺点,但不适用于面部软组织过多导致的衰老。2023全国医美大会上,美莱易朝华院长亦强调了美莱在外轮廓美学方面的创新实践。
一般来说,轮廓固定遵从先上后下、先外后内、先深层后浅层的原则。先上后下,可以理解成是先从额角发际线、太阳穴发际线,到耳前、颊区,再到下颌角固定等,先固定上方,有助于提升面中下部的效果,减少下方固定时的用量。先外后内,是指先固定韧带线外侧组织,有助于对内侧组织提拉紧致,减少内侧固定时的用量。先深层后浅层,是指先对深层做固定,再对浅层做少量填充。但我们要注意,轮廓固定的最终方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实际分析,以防陷入公式化理论化的医美陷阱。
外轮廓固定:首先要关注外轮廓附近的深层韧带的收紧和提拉,以及收紧提拉的方向,其次是打造头包脸的视觉效果,优化面部比例关系。固定上庭可以预防并且改善面部整体的下垂,改善抬头纹、额头皮肤松弛等问题,固定太阳穴发际线、耳前发际线可以解决眼尾皮肤下垂和中面部下垂的问题。内轮廓固定:可以解决眼袋泪沟、苹果肌下移、印第安纹、法令纹等问题,提升T区立体感。内轮廓固定主要是为了突出个人特点,对内轮廓的收紧和再生,目前市场已经给出了多种较为成熟的方法和理论。
一般来说,外轮廓固定多选用填充型玻尿酸和再生材料,其中再生材料价格单价更高;内轮廓不同部位的改善需要用到不同注射材料,例如再生材料、玻尿酸、胶原蛋白、嗨体等。由于调整面部比例,打造面部轮廓流线型,本质是深层骨相填充,同时在整体设计时又会涉及面部多个部位,进行针对性注射,从而达到改善面部轮廓的效果,因此轮廓固定是一个较为吃量的系统性工程,整体做下来的价格通常比普通注射项目高。从用量来看,每个人的面部情况和需要调整的地方有所不同,最终整体项目的注射针剂用量也不同。行业专家经验表示,面部轮廓固定时,每个部位单次用量应不超过2-3支玻尿酸。据北大整形医生李广学经验表示,轮廓固定的效果维持时间在半年到一年之间,效果并非永久,后期需要根据实际吸收情况来确定后续补打的量。